查看原文
其他

读《清静经》,你知道其中的关键字是哪一个吗?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1


翻开“玄门功课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以全书第一篇经文的位置,成为诸多修道人日诵的重要经典之一。


之所以把其放在第一篇经典的位置,概有几个原因:


一是这篇经典浅显易懂,同时又内涵深奥,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去学读。


其二,《清静经》中叙述的“清静”的主题,不仅是本篇经文的主旨,更是与道祖提到的无为、自然、去奢去欲等等道教的基本主张和修行理念是相符的。


因此,《清静经》就不仅仅只是一篇可以作为早坛功课经去诵读的经典,它更是大众了解道教的入门经典,同时还是对人们具体的修行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



2


《清静经》的文本内容并不长,全文只有寥寥数百字,人们在读本经的时候,往往从经文的题目上就可以悟出主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意思是指,本经传的是太上道祖的大道妙义,其要义就在于“常清静”三个字。世人皆知“清静”,却往往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常。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的养生观。




一、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时间节律,认为医者必须通晓天文历法,并将其作为从医的门槛,故《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官针》都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素问·生气通天论》更说“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明确指出了人之所以能避外邪之犯,是顺应了时间规律养生的缘故。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要做到以下三点。




1

顺年节律养生

周年节律指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周期的节律变化。一年之中可分四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认为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命之本,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




因此该篇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因时养生”法则,强调要顺自然四时物候之变化而采取“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养生方法,对养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素问·脏气法时论》《灵枢·五音五味》等篇还提出五脏应五季,五季食物各有所宜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一周年之内的节律外,还有五运六气的超年节律变化,运气学说认为,自然气象存在着5年、6年、10年、12年、60年等周期 。




由于每一年岁运不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各不相同,人之患病情况不同,治未病所需之药食亦不相同,因此要“司岁备物”方可“无遗主”。




2

顺月节律养生

周月节律指以1个恒星月或朔望月为周期的节律变化,其产生的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周期公转。地球上,海水受日月引力而有潮汐,人体气血受其影响而有盛衰变化。




《灵枢·岁露论》指出“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虚,其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亦有类似的论述,并指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又说“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既说明了人体气血盛衰存在月节律变化,还指出了违反月节律而治的不良后果。




因此,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养生防病,都应当要注意“因月而调”,避免灾祸内生。




3

顺日节律养生

一日分为四时,则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一日之中的养生亦当同年节律,朝养生,日中养长,日入养收,夜半养肾。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日入三时而论,指出人的阳气平旦初生、日中阳气隆盛,日西阳气内收,因此在日西入夜之后,要减少劳作及户外活动,若违背此原则,则会形体困顿。




二、因地制宜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特点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东方生风”“南方生火”“中央生湿”“北方生寒”“西方生燥”,指出五方的气候各不相同。




《素问·异法方宜论》进一步指出五方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的不同,导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特点的差异。




实质上,特定的生存环境造就特定的生活习惯,造就了特定的人群。人类最原始的养生理念来源于生存过程中本能的趋利避害 。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的北方人“乳食”,其原因在于自然之中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导致“风寒冰冽”,而北方又是“天地所闭藏之域”,作物产出相对较少,故乳食以充饥而御寒;又说“脏寒生满病”,其本义在于提示居于北方,应以避寒而就温为养生第一要务。










西方人由于“多风,水土刚强”,故“不衣而褐荐”,多以致密不透风之皮毛为衣以御风寒。就此而言,不同地域之人饮食习惯、生活起居要根据处生活的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必须做到“节饮食”“适寒暑”,方能“安居处”而“长生久视”。


体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说明体质源于先天,人在出生之时已初步具备了体质特性。




《黄帝内经》对体质的论述多种多样,如《灵枢·逆顺肥瘦》云:“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此肥人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论述了肥人、瘦人、壮人、婴儿内在气血盛衰、皮肉坚脆情况各不相同。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以五行分类,论述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之人,又以宫、商、角、徵、羽五间对五行之人进一步分类论述,共计 25 种体质,指出各形人体格大小强弱、性格特点各不相同。




《灵枢·通天》则以阴阳五态分类,论述了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等五种体质。




此外还有从人格来对体质进行分类的,如《灵枢·论勇》的勇者、怯者,以及《素问·血气形质》的形志苦乐分类。体质不同,其内在脏腑气血之盛衰亦不相同,故养生必须以体质为依据,不同的体质选用不同的养生方法。




2

辨年龄养生

出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机能、代谢也随之而变化,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




《灵枢·营卫生会》说“老壮不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指出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时,其脏腑气血盛衰存在差异,少儿至青少年时,人体气血渐充、脏腑功能逐渐强盛,在中年盛壮之后就逐步走向衰老;




在五脏六腑平定强盛之后,脏腑功能从肝开始按照相生次序逐渐衰退,至五脏皆虚、形神相离之时走向生命终点,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之变化受气血之盛衰、脏腑功能之强弱的影响。




由于年龄不同,体内气血盛衰情况不同,故养生法则必须因年龄而定。




3

别男女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指出男女存在生理差异,男子为阳,以气为用;女子属阴,以血为本。故男子之养生重在养气,而女子养生重在和血。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以女七、男八为阶段详细论述了男女生、长、壮、老、已的规律。男子五八衰老始于肾,女子五七衰老始于阳明。除了说明人的生理状态随年龄而变以外,还与性别密切相关。




《灵枢·五音五味》对女性的体质特点概括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即认为女子受经产的影响而处于气有余而血不足的状态。




综上所述,女子的养生应当以血为根本,要重视阳明的调护;男子养生应以精为根本,要重视肾气的保护。




三因制宜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它要求在养生防病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所处的时空环境特异性结合在一起综合进行考虑,知常达变,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所谓常,有三个层级的解释,经常,平常,恒常。这是说,道教的修行要以清静为入手的根底,不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能经常保持清静心,进而把每一个经常都变成平常,将平常变成恒常,从而不论是在面对忧思悲恐惊何种情态的时候,心中都是清静的,都不会被外缘而扰乱内在的修行。


其实在这里,已经为我们的修行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步骤:


第一,修行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烦恼心。


虽然道教修行讲清静,但我们都知道,人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这眼耳鼻舌身意,就必然会产生欲望。道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为了维持活着的生理状态,甚至为了要活出更好的生命质量而有所追求。从外在的形式上看,这是一种有为的状态,是一种欲求。然而,有为就一定是和无为违背的吗?欲望就一定是和清静违背的吗?很显然,不能这样武断地去进行划分。我们在谈论清静之前,必然要先意识到一个问题,“让我们不清静的烦恼是怎么来的?”找到源头,才能找到下手修行之处。


关于烦恼的答案,其实我们各自心里都有明确的结果,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和自己现有的不匹配、自己能得到的和自己想得到的不匹配,因贪因着,所以欲求横生。但又因为这个欲望一时间难以实现,所以才烦恼不已,清静难求。因此,在谈论修行之前,我们要先意识到自己本身是一个不清静的烦恼之人,所以才要去修。如果忽略了这个本相,甚至还有些人会妄以神仙之体自居,错把假象当了真,此时需要的则是破妄,将我们自己妄想出来的状态破掉,从而见得本真是什么。不论这个本真有多么不好,只有见到了真实,知道自己也是有烦恼的,并且知道自己的烦恼是怎么来的,在此基础上才好求清静。


第二,我们在灭烦恼心的时候,常常会有反复,这正是修行的过程。


关于世俗之七情六欲的烦恼,我们常常可以清楚地认知。于是在受了祖师教化后,便要将以《常清静经》为代表的诸多经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道经中有一句话叫“信受奉行”,是说我们不但要信奉经文的妙义,还要懂得能把经文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此一来才是功行双修。



3


但是此时面临的问题是,道理往往人都懂,但在具体去应用的时候却常常会做不到。如今天起了烦恼,马上就想要用清静心来灭烦恼,然而灭了一时的烦恼,烦恼的根却没有灭。于是就会出现烦恼心生、清静心灭,清静心生、烦恼心灭的结果,生生灭灭,一直在循环轮转。


我们说轮回,并不一定非要是前世今生的轮回,这心念上的一个生灭就是轮回。如果此身始终在烦恼和清静的轮回中流转,很多人又会因为自己的无法跳出而产生新的烦恼。这时,则要以“常”之经常来疏导了。


我们首先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烦恼的,进一步要意识到每个人的烦恼是会反复的,念头升起来了,我们通过修行可以让它及时灭下去,再生再灭。如此累积,逐渐去达到一个念头未生时我们已经可以提前预知而提前辅以清静的道理,于是经常就会走向平常。当清静已经是我们最平常的状态,再到下一步,只需要将某些或因特殊或因意外的事情导致的烦恼心处理掉,从自己最平常的状态中悟出道的理、道的真,那么此时的平常就即将跃升为恒常。


由此一来,“常清静”三个字便是得道之梯航。“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要实现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文作者:道教之音



《太上感应篇》:我们真的可以续命吗?

厉害了!《道德经》的修道思想和方法被总结成了三句话!

修行:道在身中,不生不灭!

修行多年还是“黑户”?道教一直有一份命籍的生死档案!

修道,是一件最朴素的事情!

经书读不懂就不读了吗?我们为什么要读经!

道教可以通达神灵和神仙沟通的法术!

因果承负不虚,这七件事千万不要去做!做了必遭报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